2)第一百二十一章 开炉_从酋长到球长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花。

  百十个树皮黏土炮仗一起点燃,噼噼啪啪想过之后,陈健大声喊道:“开炉!”

  早已演练过几次的人们扯开红布,作为福利这些红布将会发给抽签选出的几个人。抽到签的几个人负责点火,同时将水车上的木楔子拔出。

  木质的水车轮开始运转,旋转的连杆带动了风箱的拉手,发出呼啦呼啦的巨响,一团火焰在点火口开始燃烧。

  泥范排成一排,第一批铁用来制作范。作坊工们拿着陶制的坩埚在放铁口做好了准备,长长的硬陶棍上绑着的黏土坩埚是为了舀铁水装进范中,每个人都用融化的蜡油联系过数次,最起码不会一不小心倒在自己的脚上。

  每个黏土坩埚都是特质的,陈健将之前的木模用排水法大致算过体积,每个专门负责浇铸的作坊工手中的坩埚大小也不一样,恰好比标准体积多出一成。

  天气不算很冷,尤其是冶炼炉附近更是热的让人难受,学堂的学生们去看的津津有味,他们都想知道这样真的能炼出这种名为铁的东西吗?他们也都想象着自己的城邑能否做出这样的事。

  这些东西他们都是听闻过却没见过,尤其是附近的水车、水车上的连杆,据说等到他们学完两年后,会有木质的简单水车模型让他们学,但是现在还很远。

  等待是漫长的,陈健一直在冶炼炉附近站着,不断通过观察孔或是让人加料,或是让人给预热室生火。这是榆城的头等大事,什么事都要推到后面。

  那些学堂的学生逐渐因为冷走开了,他们以为这是一场很盛大的场面,会如同惊雷一样震撼,可是看了许久却发现这倒像是无趣的春雨,麻木而又繁琐的轮回。

  很多个时辰后,陈健的手开始颤抖,还停留在一旁观看的人也瞪大了眼睛。

  两个作坊工拿着长长的棍子来到了出铁口,捅开了用草木灰和草泥的堵塞,通红的铁水以极好的流动性流淌出来,红红的如同沸腾的血。

  矿石中提前加入的石灰作为炉渣的助溶剂,让炉渣的流动性很好,温度也足够,所以铁渣算是很完美的分离。

  很显然这是白口生铁,否则以现在的炉温如果弄出的是熟铁或是钢,根本不会有这么好的流动性,因为它们在这个温度只能半融化。虽然陈健已经用上了预热鼓风和这个时代的大功率鼓风机,不过没有焦炭也就只能这样了。

  早已准备好的浇铸工舀出铁水,浇灌在各种奇怪的泥塑模子中,冷却成型后便打碎泥模,将第一批铁器放到了已经升温的退火炉中。

  而剩下的生铁则分出一部分运送到炒铁炉中,那里已经开始加热,借助窑体的拱形结构反射热量,以煤作为染料,应该可以达到让生铁融化的温度,那里融化的生铁会有人专门在溶化后搅拌。

  如果温度足以支持融化生铁就先铸造,如果不能的话就要冷凝成小块以被将来锻打。

  空气被铁水烤的炙热,人心也同样炽烈,等陈健拿起一个作样品的犁铧头,将外面的泥壳摔碎后,一把黑乎乎的铸铁犁铧落在地上,发出了当当的响声,四周也随着这声脆响发出了一阵欢呼。

  众人跑过来围观这支铁的犁铧,夏城有过铁,但那是不可复制的,只能作为祭品和礼器存在于祭堂的。而这片犁铧让夏城人明白,不久后或许每个人都会有一把真正的稷镰,真正的鱼肠,真正的簪钗……这是陈健很久前给他们的承诺,如今终于看到了希望。

  第一炉铁很完美,超乎陈健想象的完美,但却没有超乎实际情况,只是白口生铁,但却是完美的白口生铁。

  但再完美的白口铁也是不实用的,众人的欢呼让陈健心头的压力更大,等到退火的那段时间中,陈健努力让自己静下心来,编写明天学堂的课程,可是心怎么也静不下来。

  那些在退火炉中的铁不会说话,也看不出任何变化,就那么会会黑黑地躺在那里,谁也不知道在灰色的外壳下石墨是否在凝结。(未完待续。)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ue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